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

弔詭的網路比價行為


常見的討論區留言:
A篇:
樓主A:『這是XXX業務員給我的菜單,有沒有大大幫我看看OK嗎?』
網民A:『我上個月買比你多了XX配件,還比你多了XX元折扣喔,跟你業代再殺殺看吧!』
網民B:『這業代也削你太多了吧,換一個吧
網民C:『我PM一位殺很大的業代給你吧,而且他服務很優質噢!』

B篇:
樓主B:『這是我要的菜單,有哪位業務能做嗎?』
業代A:『我保證讓你更便宜,重點是你要買就留個電話吧!』
業代B:『我是X牌北區新人王,』

C篇:
樓主C:『這是我要的菜單,你能更便宜嗎?』
業代C:『拍寫,網路不報價,有誠意要買就見面詳談囉!』
樓主C:『我當然要買啊,但你先報價我再考慮見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事實上『網路詢價及比價』確實是目前消費者取得資訊的最有效方式,而原因就是『網路的便利性、隱秘性、多元性』。但是在上面三篇的對話中,乍聽之下消費者只是要詢價,業代有何理由不報價呢?但我卻看到了一些弔詭的事。

首先,樓主A 先PO出菜單,並“客氣”地請網友們提供意見,而有些網友卻以戲謔業代的口吻來表達意見;而樓主B則是以“懸賞”的口氣找業代報價,彷彿“一定會有願者上鈎的業代”來回答似的;另外樓主C用類似『我就是要買車,你要不要報價隨便你』的口吻出現;更誇張的還有消費者直接進入某業代的部落格留言板,卻PO出另一位業代的菜單,並要該業代“幫忙看看”這份菜單好不好。但如果遇到該業代說出“網路不報價”後,竟還回嗆:『你有啥了不起,大不了不跟你買』的言論。(見:業代報價的心態)

撇開業代的道德良心不談, 業代也要過日子,他經過重重過程賣了你一輛車,當然期望你未來會介紹更多的客人而讓他繼續保住這份工作,所以他做好售後服務是必然的。但事實上台灣車市的許多『銷售個案』最終都以『業代賠錢賣、消費者沒服務』的雙輸結局收尾,原因之一就在於『消費者意識的過度膨脹!』

『那是因為惡質業代太多』、『以前被業代騙過』這樣的說法或許正確,但本篇我無意探討“雞蛋相生”的問題,只單純就消費者行為模式來探討一些觀念。

『可是我真的要買車啊!』那是消費者天真的想法,你知道業代為了生存,他每天有多少事情要做嗎?早上開早會、近期來店新客戶的見面拜訪、新成交客戶的簽約對保等內外部手續、追蹤舊客戶的牽送車服務、店頭值班,還有傍晚的夕會、不時被主管約談、新車教育課程。算算看這麼多「面對面要處理的事」,他為何要對網路上一個『匿名者的報價需求』做出回應?

這就是『消費者意識』的主觀造成自我感覺良好例證,業代又沒見過你,他要如何得知你真的要買車,而不是無聊人士(相信我,這種無聊人真的很多) ,你可以說是被這些無聊人士所連累,所以你也不必責怪業代不尊重你。

另一個重點:『當你會在網路要求報價,你就不會只要一張!』業代明知你會有很多張報價,為什麼他還要在無法辨識你是否真要買車時,就第一個丟報價當砲灰。(如果他知道他最後變成砲灰也還算好,那至少表示你還真的是要買車,但他又怎麼知道你最後有沒有買?)

由於對於人性的不信任,許多消費者買車的準備工作已經複雜到像『買未上市股票』的難以想像。而當網路從取得資訊的工具轉變成殺價的手段時,也難怪人性黑暗面會在此相互的完美呈現!

雖然『消費者意識』是自由經濟市場必然的發展之一,也是促使賣方不斷精進自身各種經營面向的催化劑,但當這名詞已被無限上綱到『失去尊重』時,進而使得消費者在電腦螢幕前自大的將業代呼來換去時,市場機制就一定會產生部分結構性的改變,而某些改變甚至會反噬消費者。

人生的趣味就在於對未知的探索,而人生的價值就在自己的專業能力所造就的自我實現!在一個人人都想贏的真實世界中,透過匿名的手段、再藉由網民的力量,消費者或許會贏得了眼前,而從旁放冷箭的某些網民們或許也獲得了一些『落井下石』的快感,但當消費者隱身於螢幕後,就連最起碼的『互相尊重』都放棄時,也難怪業代對於『某些網路客』都慣用『網路奧客』的態度來對待。

有趣的是,最後當這位消費者與那位網路上最低價業代的見面簽約當下,這位消費者究竟在不在乎眼前這位業代是怎麼看待自己的?至於那位業代將來是否會為這位客戶做好售後服務,就請網路客們自己想一想囉!




1 則留言: